询盘 | 不懂葡萄牙语 靠Google翻译拿下巴西订单
好不容易收到了新询盘,却竟然是看不懂的小语种而只能苦恼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外贸业务员们又该怎么办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小语种询盘的经验,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跟大家分享一个挺好玩的外贸成单经历,这是去年2月份的一个询盘。客户是巴西的,询盘上面写了很长一段话,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用葡萄牙语咨询的,下面一大段是Google翻译的,问的是我们的一款气袋机卷膜系统。接到此封询盘,说实话,我当时看了几遍,同时上网也搜索了一些有关该客户的资料,这个客户是做精美礼品网购的,我们这款产品很适合客户的包装填充使用,但是其他信息就都是葡萄牙语了,没办法去了解太详细。大致了解了客户的采购意图,就给客户也用双语回复了客户(先来葡萄牙语,后备注英语),同时加了客户MSN,因为看到客户的邮箱是hotmail结尾的。对啦,这里还要注意一个时差问题,巴西的客户和美国的客户,要是早上上班收到的询盘可以马上回复,通常客户在北京时间11点前都在线或者看邮件的,跟进询盘的话最好晚上9点这样最合适。
当天客户没有回复我,但是第二天早上看到客户加了我MSN,在上面第一句话就是葡萄牙语,说是收到我回复了,他英语不好,很高兴收到我的葡萄牙语回复(大概意思是这样,因为我也是Google,把英文翻译过来的)。MSN显示客户在线,之后我就一边Google(英语翻译成葡萄牙语,最好是短句为主更为准确些),一边回复他,然后也不忘告诉客户其实我也是使用工具翻译的,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他提出,结果很搞笑的是,客户也Google一半英语一半葡萄牙语给我,想起来既紧张又搞笑。客户简单跟我了解我们产品的性能和使用,都简单的翻译给客户解决了。
接下来几乎每天不是一大早就是晚上10点左右就会看到客户留言,估计客户也看准了我的时间,都是这样双语翻译着回复。不过有一点是不能马虎的,你发过去给客户的内容最好自己做英语存档,以便回去查阅之前说过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条款。
大概是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沟通后第二个月,客户说要下两台机50卷膜,大概是5000美金,PI 做过去了,问题来了,客户第一次从中国进口,什么VAT, CNPJ的都没有,连进口需要什么都不知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上巴西官网下载了一份巴西进口须知的文件,直接发给了客户,同时找了一家专做巴西市场的货代给客户沟通进口的事情。这样一来一往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巴西进口税特别高,客户担心了,他说他在等文件下来什么的xxx, I said I’M WAITING FOR THE ANSWER TO GIVE THE FOLLOWING IN JUNIOR IMPORT PROCESS, IT WAS TO SEND ME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FEES BRAZILIAN. GREETINGS / ROBSON (发完葡萄牙语补充的英语),可能会减少订单。哎呀,看到减少订单的说法那还了得,本来才几千美金,再少就没钱赚了,后来马上从运输成本上说事,让客户尽量不要减,减数量的话也按照整方算的,不划算,进口税也是一样的。但是客户没有回复我,还是重复上面的那句话的双语。
苦等了一周,客户终于改发邮件了,说是订金今天安排打,数量不变,不过要我们从上海走,拼一个朋友去巴西的柜价格划算,从上海走,FOB 价格又是问题,多了1000多块,客户也很小气,硬是要从上海走,但是多出来的运费不肯出。磨了不少嘴皮,让上海那边装柜的算了下空位,我们的货还不能装满,哈哈,好消息,直接推荐客户多加量,居然客户同意了,这样一来,那个多出来的运费就勉强着说不收了。。。
这个客户今年续过一次单,还是喜欢双语,不过现在沟通没那么吃力了,偶尔用各自蹩脚的语言你来我往,还是维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吧。
其实我同事还有个西班牙的客户也是,连续发了几封英文的邮件都没有回复,一周后让她改一改双语,客户就回复了,还很感激我那同事呢,4月份也成功出了个单子。
其实,相信大家做外贸的,大部分都是以英语为主去沟通和交流,但是其他非英语国家的市场是否就因语言关攻破不下而迟迟不敢行动,又或是每每看到好不容易收到的新询盘,却竟然是看不懂的语言而苦恼不堪?是的,语言不通很多事情都是无办法进行的,电商摸索两年之余,对此我感触颇深。不过相信大家也有用过GOOGLE 翻译吧,其实还蛮实用的哦,再说现在又有了多语言工具,应该会对咱们开发新的市场更有帮助。
一分钟
给你最需要的
如果你对我们的任何产品感兴趣
快戳二维码咨询我们
拓展阅读
LinkedIn | LinkedIn推3大新功能:破冰人际关系,挖掘潜在客户
Google | 最聪明的用Google开发B2B客户的方法
SNS | SNS运营tips(facebook,linkedin等运营)
如果您想对我们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
▼